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Inside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388 Lumo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Wuhan)

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 要: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一项系统工程,新疆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本文在阐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对重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新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关于地质旅游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中对地质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珍贵的地质遗迹是人类了解地球历史、地质作用的窗口,不但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作为大自然的杰作,造就了多种奇异的自然景观,具有很强的旅游观光、美学欣赏价值。新疆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各种类型的地质遗迹地新疆均有赋存,且数量丰富。但由于对资源认识的不足,使新疆的地质类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从而影响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新疆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0,对于发展新疆旅游业,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利用方式.
新疆拥有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中所列的35种地质旅游资源的大部分类型。按其成因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1地质地貌景观资源。(1)山岳、高原、峡谷景观。新疆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出现了山脉、高原、峡谷。如托木尔峰、博格达峰、帕米尔高原、库车天山大峡谷等。这些山岳具有雄、奇、险、幽、秀的特点,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
(2)沙漠地貌景观。新疆有大面积的沙漠,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各种形态的沙丘风姿绰约。奇特的沙生植物,埋没其间的古文化遗址,更给荒凉的沙漠赋予迷人的魅力。近年来兴起的沙疗、沙浴也引人注目,沙疗对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还有治沙工程,如从库尔勒到和田的沙漠公路,兵团150团的沙漠治理等都是以治沙为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既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还可建设戈壁沙漠博物馆,开展滑沙、探险、野营等一些有趣的旅游项目。
(3)雅丹地貌景观。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是/陡壁小丘的意思,是河湖相岩层经风力/雕琢后形成的大片形态千奇百怪的险峻崎岖地形,以新疆的罗布泊洼地、乌尔禾/风城、将军戈壁上的/魔鬼城最为典型。它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特有的风成地貌景观。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的最佳选择。
(4)火山、熔岩及冰川地貌景观。新疆虽然缺乏现代火山,但有较多古火山遗迹和泥火山。如有名的独山子泥火山至今仍不断喷出泥浆。冰川地貌在新疆天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均有分布。如有名的天池、喀纳斯湖和一号冰川皆为冰川地貌。
这一切均可开展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
21古生物化石产地。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由于化石是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年代久远,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生物及古环境状况,对现代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进行生物演化、环境变化等科普教育的活教材,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疆有众多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如将军戈壁的硅化木,准葛尔翼龙化石,吐鲁番巨犀化石等举世闻名。这些都是开展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之外,古生物加工工艺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加工制做工艺品的古生物化石,它们大多分布广、数量大。这种工艺品往往可以成为珍贵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得到旅游者的青睐。
所谓地层,是指在地质引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属哪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层状岩石,便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不同的地层,反映了不同的地质环境,特别是含有生物化石、遗迹的地层,更能为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质环境变化、地球发展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新疆阜康三工河组地层就是新疆早侏罗世的标准地层。在国际上也颇具代表性。无疑是一理想的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基地。
地质灾害遗迹。新疆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均有,在造成严重灾害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地质灾害遗迹。地震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有的地震发生后留下了一定遗迹,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观赏。例如:如1931年8月11日5时18分富蕴发生的8级大地震,震后所产生的大断层长达176公里,一般宽数十米,最宽达4公里,滑塌面陡崖高60米,至今清晰可见。
构造形迹。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称为构造形迹或地质构造。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还可供游人观赏。例如:乌鲁木齐市的红山就是典型的背斜构造。
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产地。许多矿物、岩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玉石、水晶、石榴子石、绿松石、海兰宝石等。和田的羊脂玉、玛纳斯的碧玉以及阿尔泰山的宝石和黄金都久负盛名。其矿床开采地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富蕴县可可托海的伟晶岩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具有特殊意义的温泉资源。用温泉进行沐浴医疗, 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记载。新疆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故温泉分布十分广泛。如乌鲁木齐的水磨沟温泉、温泉县的布格达尔温泉等。另外,有些泉水因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如福海的阿拉善温泉因含有氡气而形成氡泉,对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皮肤病及外伤引起的腰腿痛等均有显著疗效。
基于上述,充分认识新疆地质类旅游资源将大大丰富新疆的旅游景区,增加游客在景区滞停时间,为景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如阜康至天池途中的三工河流域一带,可以看到非常典型的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的早侏罗世地层以及由煤层自燃所形成的红色烧变岩,河滩中还可以采集到银杏、鱼类、贝壳和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天池以北的北沙窝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漠地貌景观非常典型。我国治沙工作搞得较好的有宁夏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及甘肃武威沙漠公园,都是以治沙为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如对三工河流域一带和北沙窝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大大丰富天池风景区游览内容,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遗迹由于其自身呈现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旅游价值:据调查在各项旅游资源中,山水风光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一项,占22. 7%;而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矿物岩石产地、化石产地等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为可观的,但目前新疆只注意到了风景地质类的旅游资源,如对天池、哈纳斯、乌尔禾魔鬼城等景区的开发,而对其它地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对地质旅游资源认识不够,不视其为旅游资源;对地质旅游资源没有开展过正式调查,缺乏基础性工作,因此对资源状况不清,无法进行切合实际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地质方面的专业人员,对于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不够,地质遗迹遭到一定破坏;由于财力比较薄弱,旅游景点开发不够,分布过于分散,影响其带来的旅游收入。
三、开发建议及问题解决办法.
提高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认识,加速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新疆地质旅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推进。一是对新疆已经知名的和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如天池、一号冰川、魔鬼城、大峡谷、富蕴断裂带等),请地质学家写出通俗易懂的地质成因及其演化过程的文字,把景点地质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导游语言,并要求导游在讲解景点时加入相关内容,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景点品位。二是举办专题地质旅游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地震地质科技夏令营活动,提高各族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地震地质事业的兴趣。三是以学术交流为依托,邀请国外学者来新疆进行地震地质科技合作,以他们为媒介吸引国外学者,各界人士来新疆进行地震地质考察旅游,以此来提升新疆地质旅游的影响力。
要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的培训,完善导游知识。各种地质现象、地貌形态及其过程,它们的形成、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其科学性。
导游虽也赋予了中国山山水水很多的神话故事,但神话故事可以编千千万,而科学的解释却只有一个,所以,人们在听一些神话故事或观赏奇特景观的同时,也希望知道景点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导游能够让他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那么在提高景区文化品位的同时,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加,游客量就会扩大,旅游收入自然增加。然而导游在讲解地质遗迹时大多是匆匆带过,留给游客的仍是青山绿水的/通俗0印象。导游在传递科普信息上还有待于加强地质科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科学素质。
建立标识牌,充分展现地质遗迹的科学性。
标识说明系统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它是使地质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使用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地质遗迹资源不同于别的自然景观,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其科学价值,让不同地质遗迹所具有的不同科学意义通过人为有意识地突出和专门的文字介绍、解说等途径、方式充分展现出来,让它的科学性更加地鲜明,从而满足一些游客这方面的需求。
因此,做好标识说明系统,对更有效地向游人传达科普教育信息,让游人了解地质景观的成因背景,充分发挥地质旅游资源的科普功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建立标识牌的目的是针对大众旅游者的,其文字说明应力求简洁、通俗、易懂。总之,应将一个复杂的地学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讲清楚,同时既要有景观介绍又兼有成因解释,以达到观赏和科普的有机结合。
分层次、有区别进行开发。对于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对具有国家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则可建立国家级地质公园,如哈纳斯、奇台硅化木产地;对科考价值较大的资源如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可进行以保护为主的开发,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强调对其重大社会价值的保护;对分布较广泛、省级甚至县级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和水体资源等,则可进行以开发为主的开发,以争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加大法制力度,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
关系。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应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国外有这方面独立的立法。而我国关于地质遗迹的法令尚处空白,只有1995年原地矿部21号令/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0和/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这是立法程序上的失误,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旅游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无法补救。只有加快这方面的立法,才能使保护有法可依。
关键词: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关于地质旅游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中对地质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珍贵的地质遗迹是人类了解地球历史、地质作用的窗口,不但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作为大自然的杰作,造就了多种奇异的自然景观,具有很强的旅游观光、美学欣赏价值。新疆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各种类型的地质遗迹地新疆均有赋存,且数量丰富。但由于对资源认识的不足,使新疆的地质类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从而影响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新疆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0,对于发展新疆旅游业,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利用方式.
新疆拥有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中所列的35种地质旅游资源的大部分类型。按其成因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1地质地貌景观资源。(1)山岳、高原、峡谷景观。新疆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出现了山脉、高原、峡谷。如托木尔峰、博格达峰、帕米尔高原、库车天山大峡谷等。这些山岳具有雄、奇、险、幽、秀的特点,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
(2)沙漠地貌景观。新疆有大面积的沙漠,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各种形态的沙丘风姿绰约。奇特的沙生植物,埋没其间的古文化遗址,更给荒凉的沙漠赋予迷人的魅力。近年来兴起的沙疗、沙浴也引人注目,沙疗对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还有治沙工程,如从库尔勒到和田的沙漠公路,兵团150团的沙漠治理等都是以治沙为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既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还可建设戈壁沙漠博物馆,开展滑沙、探险、野营等一些有趣的旅游项目。
(3)雅丹地貌景观。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是/陡壁小丘的意思,是河湖相岩层经风力/雕琢后形成的大片形态千奇百怪的险峻崎岖地形,以新疆的罗布泊洼地、乌尔禾/风城、将军戈壁上的/魔鬼城最为典型。它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特有的风成地貌景观。是开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活动的最佳选择。
(4)火山、熔岩及冰川地貌景观。新疆虽然缺乏现代火山,但有较多古火山遗迹和泥火山。如有名的独山子泥火山至今仍不断喷出泥浆。冰川地貌在新疆天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均有分布。如有名的天池、喀纳斯湖和一号冰川皆为冰川地貌。
这一切均可开展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
21古生物化石产地。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由于化石是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年代久远,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生物及古环境状况,对现代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进行生物演化、环境变化等科普教育的活教材,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疆有众多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如将军戈壁的硅化木,准葛尔翼龙化石,吐鲁番巨犀化石等举世闻名。这些都是开展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之外,古生物加工工艺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加工制做工艺品的古生物化石,它们大多分布广、数量大。这种工艺品往往可以成为珍贵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得到旅游者的青睐。
所谓地层,是指在地质引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属哪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层状岩石,便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不同的地层,反映了不同的地质环境,特别是含有生物化石、遗迹的地层,更能为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质环境变化、地球发展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新疆阜康三工河组地层就是新疆早侏罗世的标准地层。在国际上也颇具代表性。无疑是一理想的观光、科考等旅游活动基地。
地质灾害遗迹。新疆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均有,在造成严重灾害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地质灾害遗迹。地震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有的地震发生后留下了一定遗迹,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观赏。例如:如1931年8月11日5时18分富蕴发生的8级大地震,震后所产生的大断层长达176公里,一般宽数十米,最宽达4公里,滑塌面陡崖高60米,至今清晰可见。
构造形迹。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称为构造形迹或地质构造。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还可供游人观赏。例如:乌鲁木齐市的红山就是典型的背斜构造。
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产地。许多矿物、岩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玉石、水晶、石榴子石、绿松石、海兰宝石等。和田的羊脂玉、玛纳斯的碧玉以及阿尔泰山的宝石和黄金都久负盛名。其矿床开采地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富蕴县可可托海的伟晶岩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具有特殊意义的温泉资源。用温泉进行沐浴医疗, 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记载。新疆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故温泉分布十分广泛。如乌鲁木齐的水磨沟温泉、温泉县的布格达尔温泉等。另外,有些泉水因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如福海的阿拉善温泉因含有氡气而形成氡泉,对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皮肤病及外伤引起的腰腿痛等均有显著疗效。
基于上述,充分认识新疆地质类旅游资源将大大丰富新疆的旅游景区,增加游客在景区滞停时间,为景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如阜康至天池途中的三工河流域一带,可以看到非常典型的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的早侏罗世地层以及由煤层自燃所形成的红色烧变岩,河滩中还可以采集到银杏、鱼类、贝壳和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天池以北的北沙窝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漠地貌景观非常典型。我国治沙工作搞得较好的有宁夏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及甘肃武威沙漠公园,都是以治沙为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如对三工河流域一带和北沙窝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大大丰富天池风景区游览内容,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新疆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遗迹由于其自身呈现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旅游价值:据调查在各项旅游资源中,山水风光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一项,占22. 7%;而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矿物岩石产地、化石产地等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为可观的,但目前新疆只注意到了风景地质类的旅游资源,如对天池、哈纳斯、乌尔禾魔鬼城等景区的开发,而对其它地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对地质旅游资源认识不够,不视其为旅游资源;对地质旅游资源没有开展过正式调查,缺乏基础性工作,因此对资源状况不清,无法进行切合实际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地质方面的专业人员,对于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不够,地质遗迹遭到一定破坏;由于财力比较薄弱,旅游景点开发不够,分布过于分散,影响其带来的旅游收入。
三、开发建议及问题解决办法.
提高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认识,加速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新疆地质旅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推进。一是对新疆已经知名的和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如天池、一号冰川、魔鬼城、大峡谷、富蕴断裂带等),请地质学家写出通俗易懂的地质成因及其演化过程的文字,把景点地质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导游语言,并要求导游在讲解景点时加入相关内容,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景点品位。二是举办专题地质旅游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地震地质科技夏令营活动,提高各族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地震地质事业的兴趣。三是以学术交流为依托,邀请国外学者来新疆进行地震地质科技合作,以他们为媒介吸引国外学者,各界人士来新疆进行地震地质考察旅游,以此来提升新疆地质旅游的影响力。
要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的培训,完善导游知识。各种地质现象、地貌形态及其过程,它们的形成、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其科学性。
导游虽也赋予了中国山山水水很多的神话故事,但神话故事可以编千千万,而科学的解释却只有一个,所以,人们在听一些神话故事或观赏奇特景观的同时,也希望知道景点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导游能够让他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那么在提高景区文化品位的同时,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加,游客量就会扩大,旅游收入自然增加。然而导游在讲解地质遗迹时大多是匆匆带过,留给游客的仍是青山绿水的/通俗0印象。导游在传递科普信息上还有待于加强地质科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科学素质。
建立标识牌,充分展现地质遗迹的科学性。
标识说明系统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它是使地质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使用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地质遗迹资源不同于别的自然景观,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其科学价值,让不同地质遗迹所具有的不同科学意义通过人为有意识地突出和专门的文字介绍、解说等途径、方式充分展现出来,让它的科学性更加地鲜明,从而满足一些游客这方面的需求。
因此,做好标识说明系统,对更有效地向游人传达科普教育信息,让游人了解地质景观的成因背景,充分发挥地质旅游资源的科普功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建立标识牌的目的是针对大众旅游者的,其文字说明应力求简洁、通俗、易懂。总之,应将一个复杂的地学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讲清楚,同时既要有景观介绍又兼有成因解释,以达到观赏和科普的有机结合。
分层次、有区别进行开发。对于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对具有国家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则可建立国家级地质公园,如哈纳斯、奇台硅化木产地;对科考价值较大的资源如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可进行以保护为主的开发,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强调对其重大社会价值的保护;对分布较广泛、省级甚至县级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和水体资源等,则可进行以开发为主的开发,以争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加大法制力度,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
关系。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应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国外有这方面独立的立法。而我国关于地质遗迹的法令尚处空白,只有1995年原地矿部21号令/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0和/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这是立法程序上的失误,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旅游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无法补救。只有加快这方面的立法,才能使保护有法可依。
上一篇 > 开展地质旅游安全评价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下一篇 > 九江地质旅游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