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Inside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388 Lumo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Wuhan)

物探科普

加快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及策略

  内容提要: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各地,自然景色更是应有尽有,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优势。地质旅游资源具有科学、旅游、科普及环境教育等多方面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其多种资源特性未予以足够重视,要么仅强调被动的保护,只用以进行专门的地质科学研究,要么更看重一些特殊遗迹的旅游观赏价值,忽视其地学属性,单纯强调开发,常常造成遗迹破坏。在已经开发的旅游地质资源中,由于规划、管理各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我国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地质旅游资源健康、可持续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意义.
 
  策略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全球旅游业已由传统单一的观光产品模式向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诉求多元化和开发模式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地质作用形成的众多独特的地质遗迹,记载着地球发展的历史事件。地质旅游资源蕴藏十分丰富,现已显示出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地质公园的建立,揭开了地质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篇章,加快了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一、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需要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既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方式,就是动员地方的社会力量,合理而科学地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通过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强了人们自觉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积极性和意识。如庐山、龙虎山、三清山建立地质公园,取得了效益,公园当地居民已认识到地质遗迹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因此自觉加以珍惜和保护,使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得到了强化。
 
  提高了旅游行业的科学知识含量,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重要场所.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其把过去对自然景观童话、神话式的解释转向为地学知识的解释,有利于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利于树立崇尚科学和破除迷信的社会新风气。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的建立。对整个社会来说,地质公园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对民众来说,地质公园是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地质公园成为传播知识、开展科普的基地,我国对地质公园中景点解说词的编写、说明牌的制定、旅游路线的安排、导游资料的编印、导游人员的培训以及博物馆的陈设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改进,增添了科学内容,如地球科学知识、气象科学知识、动物学知识、植物学知识,减少了解说词中神话和传说的色彩,寓科普教育于游览,寓知识传播于休闲。以地学知识为主要陈设内容的博物馆的建设,使遍布全国的地质公园成为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基地。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有力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对象的科学内涵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有了地质遗迹作载体,有了良好的地质环境作依托,通过建立地质公园,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为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由于地质公园除展示自然美之外,其主要精力放到了科学内涵的挖掘上,因此,已开放的地质公园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已成为世纪我国旅游的一个新品牌。地方政府把地质旅游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撑点,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工程项目,增加服务设施,扩大服务领域,开发旅游产品,制作新的手工艺品,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保护遗址,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达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表一可以看出,地质公园在成立前后一年内的旅游收益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二、加快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快,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如现实基础薄弱,从中央到地方管理体制并未理顺,管理机构、机制很不完善,管理方法、管理要求尚不完备,管理人才、开发资金缺口极大。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观念在各层次领导中还未真正树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法律依据不足。公园内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导游专业知识欠缺.
 
  同时还存在着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突出、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承载力不足的、旅游生态环境退化、旅游发展科技含量较低、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地质公园旅游的健康发展,它们的解决有待于体制变革、观念变革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有待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提高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质量。
 
  对地质资源开发缺乏科学研究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资金来源不足,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由于资金来源不足,许多地质公园层次不高,品味不够,旅游产品单调,影响旅游收益。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地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比较典型的是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它由陕西和山西共有,但是分地而治,各自售票,各有一套管理班子,两边规划也不同,游客若想两边都看,便要购两次门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整个壶口瀑布的开发保护和规划带来了不便。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地质公园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科学性很强,在地质公园的规划、导游讲解等方面要有经过专门知识培训的人才。目前,我国家世界地质公园都已经建立了地质博物馆,或者展示陈列室,展出了本区的地质基础工作成果图件、标本和专著及论文等,还有不少国内外相似地质遗迹的对比研究成果,这无疑是大众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但其缺点是科普性不够,太专业化,不太通俗易懂不少导游人员还不能自如地将地球科学知识融入解说之中,各公园导游人员地学知识培训应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地质公园建设应将保护地质遗迹放在首位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地质公园,只有保护好地质遗迹才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就失去了作为旅游资源的条件,也就无开发价值可言。我国的地质遗迹有很多都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地质公园,只有保护好地质遗迹才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同时还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优先予以保护而后再逐步开发,地质公园建设应始终将保护地质遗迹放在首位。
 
  培养地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地质遗址科学研究.
 
  一方面,由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实施 “科教强旅”战略,营照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培养一支队伍精干、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地质公园建设队伍。开展不同精度的地质遗址调查与评价和区域研究和对比,揭示地质遗址的科学价值。同时加强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公园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遗址和地质景观的分布特点和形成过程,提高公园科学地位,进一步发掘科学内涵,开发寓教于乐的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产业。
 
  统筹规划,合理调控,依法管理,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应将地质遗迹旅游纳入当地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系统组织地学旅游专家对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当地旅游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应加强旅游管理主管部门对资源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地质遗迹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对旅游地经营者进行管理。保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要有法可依,对破坏资源和违背有关保护资源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目前,我国的地质公园属国土资源部负责管辖,而具体的工作则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体制不健全,关系未理顺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世界上国家公园建设好的各国一般都设有国家公园管理局,代表国家全权管理全国的国家公园,配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同时还有公园警察,有的还有武装警察巡逻,保护公园资源免受损害。因此,在中国,也应该建立国家级的公园管理体制,同时在国家管理层次上,也应加强管理模式的转变,调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之间的关系。国家应该尽可能快地出台“地质遗迹法”或相关的“规定”或“暂行规定”,使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力求实现统一规划,依法管理。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旅游者交流,设计参与性地学旅游科普活动项目。地质公园要亮出地学科普旅游的招牌,显示出自己不仅景观美还有内涵更丰富于其它景区的较高科学品位特色,在标示解说系统及形象设计上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充分利用典型的地质遗迹,建设好地质公园博物馆,应用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演示地质遗迹的演化及形成过程,将复杂的地质现象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内容。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完善地质公园的管理信息系统.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使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为了提高地质公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改变它们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地质公园应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分析和决策。同时,监测地质公园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促进旅游业发展。
 
  建立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基金.
 
  没有一定的资金和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撑方式,就不可能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样,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面临着一个资金渠道如何拓宽,遗迹如何合理利用基金的问题。目前,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我国还处在比较困难阶段,国家难以一下子拿出许多资金投到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上,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办法不外乎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提高自养能力,宣传公众参与、力争社会投资,积极争取国际基金援助等。其中建立和采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金手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资金开拓渠道和有效办法。我国应该在地质公园领域内探讨建立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金发展政策和方法。为了使有限投入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建议有关部门集中一部分资金作为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与保护费用。经过各方面专家评估,提出各类和各级地质遗迹资源基金援助计划。对基金投入的景区景点、采取自己申报、专家评议办法,同时对基金使用要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基金使用合理、效益明显的项目可以追加投资,使用不合理造成浪费的则要追还。
 
  坚持走可持续开发道路.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必须在开发过程中精心地加以保护,使其发挥长远作用。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的实践。我们不能再走过去“先破坏,再整治”的老路,建立地质公园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树立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人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活动对珍贵的地质旅游资源无疑是一种破坏,在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应注重资源本体的有效保护,合理确定资源利用的范围与强度,并引入多元化的地质公园模式、生态旅游模式、资源评价保护模式,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努力解决好开发、保护与自然和谐之间的矛盾,促进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