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物探方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野外工作部署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
       1)供电电极A.B点位的地理位置既要满足远区观测的条件,其连线(AB)也要尽可能平行于设计的测线方向,方位误差应小于300。
  2)A、B极布置还要考虑交通情况和接地条件。A、B极应布置在交通较方便、土壤坚实且潮湿、接地条件好的地方。若采用铜板、铜丝网、铝箔等片状电极应平敷在接地点上,并用湿土或沙袋压实。采用多根金属电极时,可将电极布置成放射状、弧形或直线形,并将电极垂直打入接地点,使其与土壤密实接触,电极入土深度约为电极长度2/3时,相邻两根电极间隔一般为1-2倍电极长度。若表层土壤干燥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接地电阻,以满足供电电流要求。
  3) A.B极布置要尽量避开高压线、矿山(洞)上方、暗埋管道、溪流水域、平行的断裂构造等以减少电磁干扰。
  4) A.B极下或与测区间应尽量避开已知金属矿、煤矿、湖泊、溶洞和局部高阻隆起等可能引起场源效应的已知地质体。
  5)供电导线应贴地放置,必要时应掩埋,并检查是否有漏电情况,A、B极是否正确连接、接地情况是否良好,各连接点是否牢固。
 
  接收装置布设。
  1)接收导线应贴地放置,避免因风吹使导线晃动产生电磁干扰。
  2)接收电极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低于2kΩ,,如遇基岩裸露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应大于l0kΩ)。
  3)接收电极M.N不允许埋设在流水、污水处或废石堆上,极坑内不得留有砾石和杂物;地表干燥时,应提前向坑内浇水以减小接地电阻;测点岩石裸露时,应填以湿土,并使电极底部与湿士有良好的接触。
  4)接收电极M.N处遇到人文设施(如人工导体、金属栏杆、管道、供电线路、无线电塔、铁路、钻井、道路等)时,应适当平移,以减小干扰。
  5)磁探头应垂直于接收电极方向布设,采用罗盘仪定位,方位误差应小于2。;磁探头应水平放置,为避免较大的误差.应使用长度大于40cm的水平尺校准;磁探头应紧贴地面放置或固定在专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上。风天为避免震动产生噪声,应将磁探头埋入地面以下。
  6)磁探头到接收机的距离应大于7m;磁探头布设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远离有车辆行驶的道路等干扰源,观测期间所有人员和车辆应远离磁探头并停止使用所有通信设备。
  7)采用共磁道测量方式(CSAET)观测时,为施工方便,接收机、磁探头应尽可能布设在多道电极排列中间。
  8) M.N极和磁探头布设完毕后,应检查接收导线是否漏电,接收电极接地是否良好,电极间极差是否稳定,接收电极、磁探头与主机是否正确连接,各连接点是否牢固等。
  安全措施1)出工前必须对供电导线进行检查,任何损坏和开裂都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替换,接头处应使用高压绝缘胶布包裹。
  2)在山区收、放导线经过高压线时,严禁抛抖导线或手持长物,以防高压触电。在供电电极和导线经过的村庄、路口等障碍物的位置,应有明显清晰的高压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巡视看管。
  3)供电前,操作员必须仔细检测供电线路,确认接线正确、连通和接地情况良好后,明确发出供电指令,当确认所有工作人员已离开A、B极,方可开始供电。
  4)供电期间,操作员应密切看护发射机及配套设备,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随时处置出现的故障;改变发射机输出电压挡位、变换频点前,必须退出发射状态;需手动调节发射机输出电流时,必须平稳缓慢调节;退出发射状态前,必须将输出电流调节钮旋至最小。
  5)发电机组运行期间,不得添加燃油。
  6)连接或断开供电导线、发射控制器电缆、发射机电源输入电缆时,必须确认发射机是处于停机状态。
  7)移动测站前或全天工作结束后,在尚未收到发射机操作员明确断电的指令前,为确保人身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接触供电导线和电极。
  8)野外作业车辆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野外人员应配齐可靠的通信工具;供电系统人员必须使用绝缘胶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9)雷雨天气应停止野外作业。突遇雷电,应迅速关机、断开连接仪器设备的所有电缆。
  10)布线需要经过水域时,除处理好导线外,应保证过水安全、严禁徒手托拽导线涉水(或泅渡);水上或冰上作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和应急措施。